【大赛成果】本次大赛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团的严格筛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以及概念赛道最佳理念创新奖2名,最受市场欢迎奖3名,优秀设计奖20名。
在研讨总结环节,长幼教育集团淮北路分园执行负责洪蕾、总园保教副主任李志睿作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通过三个倾听实录,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幼儿的倾听理解、尊重支持和回应指导。
樊亦老师的案例分享《倾听幼儿,邂逅鞍马》通过倾听幼儿的游戏活动,依据《指南》的指导意见,针对中班幼儿自主探索跳马游戏,进行了连续性的跟踪观察。为了引导教师通过倾听、尊重并回应幼儿在各类活动中以各种方式所进行的表达表征,识别和重视幼儿的想法与问题,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长处,2024年1月18日,由合肥市庐阳区教育体育局主办的庐阳区幼儿园倾听 尊重 指导研讨活动在合肥市庐阳实验幼儿园红玺台分园开展,庐阳区教体局幼教教研员方明惠参与并指导此次活动。刘老师总结到:在倾听和被倾听中,我在更好的理解儿童、理解自己,尊重儿童,和儿童一起生长,生活沸腾而滚烫,教育也一直在倾听、尊重、回应中生机勃勃。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本次研讨会是对幼儿教育专业的一次促进和提升,方主任的讲座,给与会的老师如何高质量的倾听、尊重、指导指明了方向,也为老师们打开了新思路老南七里的工业符号和文化记忆,被植入新的文化基因属性,变身文化富矿,实现产业升级。
60年前,这里曾坐落着锻压厂、叉车厂、轴承厂等企业,王玲是合肥叉车厂工具车间车工,女儿黄荣在车间长大。工业遗存烙刻着工业时代的足迹,见证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通过美术活动,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个小小设计师,在绘画纸上认真地设计自己心目中的筷子,在筷子上设计各种各样的图案。
在了解筷子的种类后,孩子们纷纷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筷子是什么材质的?并积极向大家展示如何使用筷子。公勺公筷,我行动家长和小朋友积极响应,投入公筷公勺,‘筷乐用餐的文明实践中,让小餐桌带动大文明,做一名文明的公民,倡导健康、卫生、文明的用餐方式。孩子们通过观察与探索,了解筷子的发展文化及用筷的文明礼仪、探索筷子的多样玩法,发现一双小小的筷子中蕴藏着不一样的世界。家园共育,科学衔接生活即课程,兴趣即动力。
阳阳说:吃饭时不能拿着筷子在菜里翻来翻去。茉可说:筷子不能敲碗。
随后,老师也通过PPT,向大家介绍了很多中国餐桌上的礼仪。筷子作为中国传统的餐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对孩子们来说,还比较陌生,于是进行了讨论学习,制作调查问卷,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究筷子的秘密,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分为:筷子的种类、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筷子的用途。筷子的使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部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更提高了幼儿使用筷子的兴趣以及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等方式,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小的筷子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从中也收获了许多。一双小小的筷子,却藏着不一样的大世界。孩子们的筷乐探索仍在进行,筷乐成长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继续一路与筷乐随行。近期,班级内开展公筷公勺‘筷乐用餐文明推广活动,倡导使用公勺公筷。
在亲情陪伴下,大家把筷子变成了一件件美丽的艺术品。事后,班级老师带领着幼儿围绕调查表中的内容逐一了解与学习。
大平说:吃饭时,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孩子的教养都是在一点一滴中形成的,家长要从现在开始,抓住春节这个契机,帮助孩子形成知礼仪、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希望新的一年孩子们在礼仪方面都能更上一层楼。
人们在使用筷子时的礼仪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小朋友们都纷纷举手发言,唐唐说:筷子不能插在饭中间。孩子们通过在家与爸爸妈妈的互动,了解到常见的筷子有:塑料筷子、不锈钢筷子、竹筷子、木筷子等等,也有个别幼儿通过去超市选购筷子时,观察到筷子有多样的材质制成。家园共育一直是学前教育最好的桥梁,孩子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利用双休,幼儿邀请家长共同进行亲子创意手工活动。了解到什么是公筷公勺,知道使用公筷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围绕筷子,班级教师带领着幼儿一起开展了相关的教学活动,知道了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筷子的用途有很多,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最主要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吃饭夹菜用,那么,除了可以用来吃饭,还可以干嘛呢?这时,大平说:老师,筷子可以跟我们做游戏。
课程追随儿童,在《与筷乐随行》的生成课程中,我们与孩子一同收获了很多。公勺公筷,我倡议教师带孩子开展《公筷公勺》的主题活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孩子们观看公筷公勺宣传片。
公勺公筷,我宣传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了解,拿起画笔,做使用公筷公勺宣传大使,画出公筷公勺宣传海报,感受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围。一次区角活动中,幸福面馆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顾客们忙碌着,餐厅里的顾客们看着服务员拿的筷子产生了兴趣。
公勺公筷,我了解围桌共食、互相夹菜,是传统的饮食文化,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在互相夹菜的过程中,随着筷子在餐盘中不断穿梭,容易交叉感染疾病。并向家长和老师们发出了公筷公勺倡议书,倡议大家成为公筷践行者,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倡导更多亲朋好友使用公筷公勺。
于是关于筷子的话题,他们也有很多的疑惑。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大班年龄段孩子是需要掌握使用筷子的技能,于是抓住这次教育契机,和大班年级组的孩子们开启了与筷乐随行的探究课程,从而促进幼儿生活技能的发展。在班级老师的介绍和共同感知,了解到不同的筷子材质不同,掌握到不同筷子的优缺点。正如《指南》中所说:从生活中来,又回归教育的本真。
在益智区里,星澄说,可以用筷子玩夹夹乐挑棍儿等游戏,凡凡说:在建构区可以用筷子做搭建、拼搭类的游戏。同时,精细动作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前书写能力,对幼儿更好适应小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刚开始使用筷子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这个过程意味着成长,同时也需要我们家园共育,在家里也要尽量让孩子使用筷子吃饭,家长们要做标准的示范,耐心的指导,新春佳节,阖家团聚、走亲访友正是孩子们学习文明礼仪的大好时机。下面一起来看看筷子能创造出什么好玩的游戏吧。
瑾瑜说:筷子在美工区里还可以做手工用老师说:看来做烧烤需要很多材料呢,但是幼儿园没有这些材料怎么办呢?经过孩子们激烈的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幼儿园的沙子当盐,水当油,碎树叶片当酱,叶子当扇子和刷子,石头当木炭。
孩子们边烤边吃,像模像样。幼儿园小花园的树叶开始飘落,地上布满了黄绿相间的树叶,漂亮极了。为了使幼儿在宽松环境中成长,给予自由发展权利,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小二班开展了我与树叶的邂逅特色故事。我要一个菠萝味的烤串宋欣凝回答。
一次户外活动,小朋友们来到小花园,他们张开手臂感受落叶纷飞的神奇,他们把树叶堆在手心向天空中抛去,孩子们感受着树叶飘落的快乐。缘起过了一个周末,经过了大风的洗礼。
同时转变思路,把材料的选择权交给幼儿,启发幼儿自由探索材料的投放,幼儿利用以物代物的表征能力解决有缺陷的材料,比如,孩子们通过思考用水替代油,沙子当做盐,石头当木炭等,提升了游戏水平的深度,丰富了游戏内容的广度。老师说:如果烧烤的时候下面的火很少怎么办呢?赵千宇说:可以多加木炭用扇子扇。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小班幼儿爱模仿,喜欢和同伴一起做相同且重复的事情,烧烤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充满探索的,有趣的。快来买好吃的东西,好吃的烤串。